像是裡面的第四個章節「校門口的十八相送,哭哭啼啼爸媽好難過。」
就很詳細的從兒童心理,一路分析到家長心裡。
點出了分離焦慮其實是兩個人的事情,這個大重點。
我很喜歡裡面提到的一句話:「不只是孩童的情緒需要被人照顧,大人的情緒也是,若父母的心能平靜下來,奇妙的事將會發生,孩童也會跟著平靜。」
我們常常看到在治療室外十八相送,哭到肝腸寸斷的的母子、祖孫,只要治療室門一關,小孩立刻鼻涕一抹,乖乖坐在位置上等玩具,一點也看不出剛剛躺在地上哭到腳會抖的樣子。
玩到正開心的時候,緊張的家長偷偷從門縫偷看,在看到家長的一瞬間,小天使立刻又變成孟姜女。
有些心疼的家長立刻把小孩抱回家,
「不做了,不做了!以後長大就會好了!」
然後三年過去,因為被學校老師發現問題,轉介回來,已經過了黃金治療期的孩子,要花上更多的力氣,去追早就跑得不見蹤影的發展里程碑。
而有些家長則是努力忍住心疼,捏著拳頭蹲在門外等著,在幾次的互動中,慢慢的放下擔心,放下焦慮,這時孩子反而會慢慢平靜下來。
一步一步的努力追趕發展的步伐。
有些我們常常要花很大的力氣跟家長解釋的事情,在這本書裡都有很詳細的解析。
像是說謊、哭鬧、霸凌等等的問題書中都有提到。
很推薦家中有小小孩的家長閱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